工作动态

    热点资讯

    我院培养的技术经纪人促成大额技术交易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次数: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自2020年获批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云南基地”)以来,集成既有的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云南省技术转移中心暨上海—云南技术转移基地、云南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信息和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本地化师资、教材、课程和场景建设,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火炬大纲集训、技术经纪人之家继续教育、实训基地场景拓展、围绕产业发展以学促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截至2024年底,培养的初、中级技术经纪人1269人,累计促成413项技术转移,合同金额达2.25亿元。其中,普洱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经理人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以云南培养体系指导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实践路径,促成2225万元大额产学研合作技术合同,助力普洱市生物医药产业特色科技成果转化道路尤具代表性。

    一是“以学促干”实践理论知识。在云南基地“基于竞争情报的价值发现+基于工程咨询方案的价值体现+基于产业演进的价值实现”的“三支柱教学”理论学习基础上,团队结合普洱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供需挖掘。一方面,明确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药材稳定供给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针对中药材企业受制于精细加工不足而长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现状,结合企业前端种植和粗加工的生产结构,明确企业集中于品种、优质种苗、林下仿生栽培技术、粗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点,结合普洱市生物资源、科研资源以及产业基础,确定以金毛狗蕨种植技术运营推进技术交易。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普洱本地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发现其具备长期驯化野生金毛狗蕨、种苗组培扩繁能力的科研基础和实践能力,初步选择热科所作为潜在的技术供给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方向,明确技术交易路径。

     

    二是“以考促干”推动供需对接。云南基地将完成一项高质量技术转移作为中级和高级晋级考核的核心内容,倒逼技术经纪(理)人开展实务活动。在该模式驱动下,团队进一步明确成果导向,嵌入服务促成供需对接。一方面,团队通过对热科所相关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效的尽职调查,掌握其成果转化路径以及可行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企业的经营情况、产业基础、硬件设施基础以及人才基础,就技术承接可行性、财务资金可行性、供需内部组织可行性以及产品市场可行性,进行技术服务项目的系统性分析和策划。同时,团队围绕金毛狗蕨野生资源保护开发商业化的转化途径,从开发商品进入市场的合规性角度出发,进一步掌握国家法令保护资源开发的许可制度、生产制度,明确其产业化的实际技术路线。

    三是“成长陪护”助力破解难题。云南基地设立“技术经纪人之家”开展继续教育,创新技术经纪(理)人成长陪护的机制。在多次融入实际场景推动本次技术交易遇到困难时,团队于2023年两次到访云南省技术经纪人之家,就涉农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公益化特征,与基地导师就知识产权归属、合规性问题、技术转移方案、技术经纪人工作存证等问题开展咨询交流。最终,提出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为主,通过无形资产与实体种苗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方式,提升供需双方对于技术交易标的物和定价依据认可度,顺利促成本次技术交易落地。目前,双方正按合同约定推进项目,正式投产后,产值预计将达4200万。

    2023年8月8日 团队到访云南省技术经纪人之家场景

     

    (技术转移中心  李梓琪、王鹏林供稿)

    【 关闭 】